首先关于视频:
对电影来说,DVD-NTSC在存储视频时使用了“2:3Pull-Up”的方法,使24桢的视频转换成30桢的视频,但是24桢的视频和转换后30桢的视频的播放时间都是1秒。而Pal制的视频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被装载到DVD中去,这样由于Pal系统的桢速是25桢,所以原本电影视频是每秒钟播放24桢,到了Pal制的DVD中每秒就播放了25桢,在总桢数是一定的前提下,Pal制的视频实际上在播放时间上会变短4%!
这就说明了同样一部100分钟的电影,在NTSC上播放还是100分钟,而放在PAL上播放就变成96分钟了,也就是PAL制的DVD会比NTSC制的同一部片子快1/24。换算时间的时候,NTSC时间 X 24/25 = PAL时间
其次关于音频:
由于PAL制的视频比原始影片短,所以为了使声音与视频同步,声音也必须变短。那声音怎样变短呢?自然是加快声音的播放速度了,效果可以类比磁带快放,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声音的声调会变高。Pal的音频就是这样一个“快放”的过程,只不过这个声音速度的变化只有4%,音调失真不会特别严重。
那么如果把时间较短的PAL制音频集成在时间较长的NTSC视频里,为了实现音画同步,该声音就必须慢放4%,由于这一过程需要重新采样,就会造成音质有一定的下降,这就解释了PAL的音轨不宜与NTSC视频集成的原因。
补充:
经过进一步的研究,在改变声音播放速度的同时,可以对声音的音调进行一定的补偿,而使其听起来不失真,目前已经有免费软件能够做到这一点,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有损的,至于会对音质造成多大危害,就见仁见智了。
PAL与NTSC制式的转换问题:
1、 PAL制式是每秒记录25幅画面;
2、 NTSC制式是每秒记录30幅画面;(两种制式的画面的扫描线也不同);
3、 DV格式既不属于PAL制式也不属于NTSC制式,但它确实分为25幅画面/秒和30幅画面/秒两种版本;
4、 透过镜头,PAL制的TRV-900记录的是25幅画面/秒,而NTSC制的TRV-900记录的是30幅画面/秒 ;
5、 从数字端口(1394端口),TRV-900(其它数字摄像机也相同)既可记录25幅画面/秒信号,也可记录30幅画面/秒;
6、 从模拟输入口,TRV-900只能记录与摄像机制式相同的模拟信号(PAL制式或NTSC制式);
7、 如果你将一个PAL制式摄像机拍摄的DV带在一个NTSC制式的TRV-900中播放,它会输出一个非标准的、带有NTSC3.58彩色编码的25幅画面/秒信号。大多数电视机都可以很好地播放出来,但录像机无法记录。如果通过数字端口(1394口)输出,则它输出的将是标准的PAL版DV信号;
8、 反之,如果你将一个采用NTSC制式记录的DV带,在一个PAL制式的TRV―900摄像机中播放,它将输出一个NTSC4.43或PAL制式彩色编码的非标准的30幅画面/秒信号(取决于摄像机的菜单设置)。大多数电视机都可以很好地播放出来,但录像机无法记录。如果通过数字端口(1394口)输出,则它输出的将是标准的NTSC版DV信号;
9、 没有一种摄像机可以将帧数(即每秒画面数)或每幅画面的扫描线转换过来。这一点是理解问题的关键,即当摄像机遇见其它制式标准时,它需要不同的晶体振荡器去处理不同的制式信号(3.58(NTSC)或者4.43(PAL和NTSC4.43))。但摄像机只能有一种晶体振荡器;
10、TRV900将以其自有的格式从PC卡端口记录静像。即如果我在PAL制摄像机中放入一盘NTSC制式记录的DV带,并从一幅JEPG格式文件中加入数秒钟的录像,那么这几 秒钟的录像将以PAL格式记录下来。
如果你通过IEEE-1394记录或回放,那么你只是在进行一个纯粹的数字文件传递。因而不存在格式转换问题。如果原来是PAL制的,拷贝后仍是PAL制。如果原来是NTSC制的,拷贝后仍是NTSC制。不管你是用什么制式的摄像机。
如果你有一种制式的模拟信号,想转换成另一种制式,你需要一个专门的影像转换盒才行。如果你有一种制式的数字DV信号,想转换成另一种制式的DV信号,则可以采用软件进行转换。